扭十大水系水质一半因利观全国曲义污染成主


这是全国红色的警讯——
全国十大水系水质一半污染;国控重点湖泊水质四成污染;31个大型淡水湖泊水质17个污染;9个重要海湾中,辽东湾、大水渤海湾和胶州湾水质差,系水长江口、质半主因杭州湾、污染闽江口和珠江口水质极差……
记者近期深入全国多个省市调研后了解到,扭曲伴随人口增加、义利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观成水资源短缺、全国水环境污染、大水水生态受损情况触目惊心,系水水安全正在成为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质半主因基础性、全局性和战略性问题。污染
京津冀人均水资源仅286m3
“每天早晨先把水缸、扭曲水桶添满,义利洗菜水不敢倒,留着冲厕所。”今年下半年的一段时间,北京市通州区马驹桥镇温馨家园等多个小区分时段停水,居民刘女士让儿子特意买几个桶专门储水。
水厂表示,今年雨水少,区域内新楼盘入住人口增加,地下水位降低,供水严重不足。
马驹桥的这一幕,是日趋严峻的城市缺水状况的缩影。
“水资源严重短缺、水环境严重污染、水生态严重受损,三者交互影响、彼此叠加。”环境保护部等七部门组成的联合调研组在对京津冀地区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开展调研后,如此评价当前京津冀地区的水安全。
史上,京津冀土肥水美。而今,呈现在调查者眼中的是怎样的情景呢?
——人均水资源仅286立方米,远低于国际公认的人均500立方米的“极度缺水标准”。地下水严重超采,形成了全国最大的地下水漏斗区;
——地表水劣V类(丧失使用功能的水)断面比例达30%以上,受污染的地下水占三分之一;
——平原区河流普遍断流,湿地萎缩,功能衰退。
海河,流经京畿,滋养一方。但2013年调查,其主要支流皆重度污染,Ⅲ类以上污染水超过60%。
全国六成地下水水质较差极差
京津冀如此,全国亦然。《2013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全国地表水总体轻度污染,其中黄河、淮河、海河、辽河、松花江五大水系水质污染,全国4778个地下水监测点中,约六成水质较差和极差。
再看湖泊。同一份公报显示,国控重点湖泊中,水质为污染级的占39.3%。31个大型淡水湖泊中,17个为中度污染或轻度污染,白洋淀、阳澄湖、鄱阳湖、洞庭湖、镜泊湖赫然在列,滇池水质重度污染。而且,大量天然湖泊消失或大面积缩减,“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和“气蒸云梦泽”的洞庭湖湖面大幅缩小,“水情即省情”的湖北湖泊面积锐减、湿地萎缩。
现实是沉重的——全国657个城市中,有300多个属于联合国人居署评价标准的“严重缺水”和“缺水”城市。
趋势是严峻的——水污染已由支流向主干延伸,由城市向农村蔓延,由地表水向地下水渗透,由陆地向海域发展。
“目前,全国年用水总量近6200亿立方米,正常年份缺水500多亿立方米。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全球气候变化影响加剧,水资源供需矛盾将更加尖锐。”水利部水资源管理司副司长陈明说。
世界银行在一份报告中发出警告:用水需求与有限供给之间差距的扩大,以及大面积污染造成的水质恶化,有可能在中国引发一场严重的缺水危机。这一警告,绝非危言耸听,它正在变成现实威胁。
湖北经济学院院长吕忠梅,从事环境法研究30多年。她一针见血地指出:“雾霾大范围发生,人们经常碰到,因此被称作国家的‘心肺之患’。而水安全问题,正在构成中华民族的‘心腹之患’。”
“扭曲的义利观”是重要动因
河北沧县小朱庄村村民朱建勇,看到从地下抽上来的水散发着异味,并呈铁红色,惊慌莫名。村里一家养殖场的主人称,数百只鸡因饮用这样的水相继死亡。
监测显示,村子附近的建新化工厂不仅向河流排污,还向周边沟渠倾倒废渣。这个发生在去年4月的生态事件,虽已过去一年多,但村民至今想来,仍心有余悸。
“过去我们沧州挖几米深就能得到地下水,而现在一些地方要深入地下几百米才能抽到水,有时即使抽到也是污染水。”当地一位基层干部说。
只顾眼前利益、注重一己之私——“扭曲的义利观”是造成耗水过度、水质污染的重要社会心理动因。
盲目拉高速度、片面追求GDP——“被污染的政绩观和发展观”是危害水安全的重要现实“推手”。
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副院长兼总工王金南说:“在水环境形势极其严峻的海河流域,各地都在发展钢铁、煤炭、化工、建材、电力、造纸等高耗能、高污染产业,只顾发展,不管环境。”
水污染加剧多半是人为因素造成的,正是由于人们向大自然无度索取,使得本已稀缺和变脏的水,变得更稀缺、更脏。
根据《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在全国主要江河湖库划定的6834个水功能区中,有33%的水功能区化学需氧量或氨氮现状污染物入河量超过其纳污能力,且为其纳污能力的4-5倍,部分河流(段)甚至高达13倍。
相关新闻
国家出台规划保护365个水质较好湖泊
环境保护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日前联合印发《水质较好湖泊生态环境保护总体规划(2013-2020年)》,提出为保护湖泊生态环境,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老路,将对365个水质较好湖泊进行保护。
三部委表示,我国将对水质较好湖泊划分为5个自然分布区域进行保护,即东北湖区、东部湖区、云贵湖区、蒙新湖区和青藏湖区。
自“九五”以来,国家对污染严重的太湖、巢湖、滇池开展了大规模的治理工作,初步遏制了“三湖”水质恶化的趋势,但“三湖”治理效果并未达到理想状态。“随着湖泊流域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特别是近年来种植养殖业、旅游业、采矿业以及沿湖工业和城镇化不断发展,保护‘一湖清水’的压力越来越大。”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郑丙辉博士说。
专家认为,开展水质较好湖泊生态环境保护,折射出国家湖泊治理的思路有所调整,即既要治劣、更要保优。此举有利于扭转过去污染越重越能得到重视、越能得到国家财政支持的“逆政策效应”,有助于避免重走太湖、滇池等多个湖泊“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规划明确,将优先选择水质较好、重要饮用水水源或具有重要生态功能的湖泊。环保部将参照《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专项规划实施情况考核暂行办法》对规划内湖泊水质保护目标进行考核。
短评
正视水安全“新常态”
古人云,善治国者,必重水利。水利对中国这样一个农业大国来说,是发展的基本保障,是涉及民生的头等大事。
然而,在不少地区水情已经发生很大变化。如海河流域,不仅曾经通航的大运河已经基本无水,其余多条天然河流也长期断流,导致以往多条为消除水患而修建的工程设施使用率不高;在京津冀地区,人均水资源仅286立方米,远低于国际公认的人均500立方米的“极度缺水标准”;在洞庭湖区,一些市县“水窝子里没水喝”的尴尬局面已持续很久。可以说,水资源短缺、水污染严重、水生态恶化等问题已严重影响城市生态环境,甚至制约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当前,各地严峻的水安全形势是我们必须重视的“新常态”。相关部门应时刻紧绷保障水安全这根弦,彻底摸清我国河、湖、地下水等水资源新情况新变化,从长远着眼,在科学调研、合理规划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及时启动相关水利工程设施建设。
水安全“新常态”对相关应对措施提出了不同以往的要求。这要求决策者需要依据最新水情,结合区域内城市发展、人口分布等生产生活需求,及时规划、调整水利工程设施,推动区域内水资源分布空间均衡,在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中融入科学治水思维,为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水安全保障。(记者 闫祥岭 王敏 谭畅)
标签:水系|水质|污染责任编辑:李志萍 李志萍相关文章
- 今日,A股三大指数涨跌不一,沪指午后震荡回升涨0.49%。板块方面,建筑装饰、养殖业、房地产服务等板块领涨,传媒、教育、互联网电商等板块走低。截至收盘,上证指数报3213.59点,涨幅0.49%,成交2025-05-10
- 近日,南京市食品药品检验院召开江苏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皮肚(非即食膨化猪肉皮)项目检验会议,江苏省卫生监督所、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省保健食品化妆品安全协会、省营养学会、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相关专家和2025-05-10
- 近日,山东省河长制办公室印发《全省2021年度汛前河湖水质超标隐患排查整治工作方案》,全省汛前河湖水质超标隐患排查整治工作正式启动。为了保证今年汛期水环境质量稳定达标,保证水生态环境安全,山东省生态环2025-05-10
中国空气质量明显改善 专家建议警惕PM2.5和臭氧的抱团污染
中新网北京5月21日电(记者阮煜琳)经过多年的治理,中国空气质量有了显著提高。一份21日在北京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与2015年相比,河北、北京和上海的空气质量有了显著提高,PM2.5的累计降幅分别为42025-05-10- 作为叫我大掌柜中最具挑战性的限时活动之一,"地宫摸金"凭借其独特的探索玩法与丰厚奖励,成为玩家检验策略布局能力的核心战场。将从活动机制拆解、资源分配逻辑、实战操作技巧三个维度展开深度解析,帮助玩家构建2025-05-10
- 2.31g/L硝酸钙与不同浓度硫酸镁处理结果结果表4)显示,硝酸钙与硫酸镁的引发组合,甜菜种子先在1g/L硝酸钙中浸泡16h,然后在浓度分别为0.1、0.3、0.5g/L的硫酸镁中浸泡6h,发芽势分别2025-05-10
最新评论